取名字

取名字 > 宝宝取名 > 传统起名习俗,民间传统取名习俗

传统起名习俗,民间传统取名习俗

时间:2018-01-03 12:29来源:取名字作者:ling 点击:
抱子法        动物法
体重法        性变法
排行法        继拜法
五行法        地名法
更多传统起名习俗在文章末尾
凡是出生的孩子都是必须有名字的,但是要想起个好名字,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,特别是对于刚做爸爸妈妈的新手来说,也许会手忙脚乱,但是孩子出生之后,总要有人为孩子取一个名字,那么,在传统起名习俗里面到底由谁来给孩子命名的呢,当然可以肯定的是由母亲给孩子取名,因为在以前人们仅知其母而不知其父,母亲为之命名乃责无旁贷。


传统起名习俗

一、传统起名十二种习俗


1、合父母二姓为名的习俗
这种起名习俗比较常见。孩子本是父母和爱情的结晶。将父母两姓结合在一起为小孩之姓名,合情合理,意味深长,并且有利于加深一家人之间的感情。例如:"文章"文章的女儿"文爱马"等。
 
2、以地点起名的习俗
以地点起名,也是我国民间起名最常见的习俗之一。以地点起名的情况很多,主要有以孩子出生地起名,以父母原籍地起名,以袒籍所在地起名种种,以表纪念,怀念思乡之情。而孩子出生地的范围有大小之分,以出生的家庭,县,市,省份、都可以借名称给孩子取名如"京生""台生"等。
 
3、以出生时间的起名习俗
以孩子出生时间起名,是我国人民最喜欢的传统起名习俗之一。孩子出生时间起名,有不同的表示方法,例如有以婴儿出生瞬间时辰起名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),以出生日起名,以出生月名季节起名。例如"腊梅":腊月出生的女儿。
 
4、出生状况的起名习俗
宝宝从母亲胎落的时候,是最引人注目的。这条新生命一出来是什么样子?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生的?出生过程是否顺利?这些都可以成为起名依据。以孩子出生时的状况起名,很有纪念意义。
 
5、兄弟姐妹排行顺序的起名习俗
这种习俗在过去取名时经常会用到。中国自古以来,"多子多福""儿孙满堂"民间表示家族兴旺的俗话广为流传。在亲兄弟姐妹多时,总是要在名字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。例如以字辈表示排行,两名共用一字,例如:"建华"、"振华"。
 
6、以12生肖起名的习俗
人有属相,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。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种时辰形成的十二种属相。这种方法能明确的将十二生肖兴属体现在名字中,有纪念出生时辰的意义。
 
7、以数理取名的习俗
所谓以数理起名,概括的说,就是根据《易经》的"象""数"理论,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天格,地格、人格、外格、总格等五格数理的关系,并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,来观察姓名的凶吉好坏的一种方法。
 
8、起名用字避讳习俗
人名并不是哪个字眼都能成为人名。有些字是不能用的。例如:"凶残字""丑陋字"等等这些字都需要避讳。
 
9、起女名的一般习俗
(1)多用女性字这是最基本的方法;
 
(2)多用花鸟字;
 
(3)多用珍宝字;
 
(4)多用彩艳字;
 
(5)多用柔景字;
 
(6)多用柔情字;
 
(7)多用女德字;
 
10、起男名的一般习俗
(1)多用光宗耀祖之字;
 
(2)多选用阳刚之字;
 
11、增减姓字笔画的起名习俗
这种起名方法,充分利用双字特点,巧妙地改变姓字字形,灵活多变,饶有趣味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字游戏。例如:王玉
 
12、谐音阴名的习俗
所谓谐音,就是听起来字音差不多,但字义并不一样。这是由汉字一字多音,一音多字的特点而形成的,以这种方法起的名字具有含义委婉、耐人寻味,新厅有趣的特点。

二、传统取名方法

1、节令法
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卉起名。如春慎、夏雨、艳秋、晓冬、兰贞、菊香、月桂、雪梅等。常见於女性。
 
2、地名法
有渖申(上海)、王渝根(重庆)、林浙光(浙江)、袁晋(山西)、黄云生(云南),如老舍的 大女儿生在济南,就起名“舒济”。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,缀联成名,如张绍庆,祖籍浙江绍兴,出生在重庆,主要都是以纪念为主。
 
3、盼子法
父母在连连产下女婴,盼子心切,则会在为女儿起名时用上根(跟)弟、玲(领)弟、招弟、盼弟等有趣名字。
 
4、抱子法
夫妇膝下无子,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。此类孩子的名字中,常有一个“来”字,如来宝、来娇、来根、来发。
 
5、动物法
据老年人说:猪狗牛羊等牲畜是下贱动物,因其下贱,故不被邪鬼注意,取作人名,孩子容易养大 。如阿羊、阿牛、阿猪、小兔、小狗等等。另外有一类名字与此相关,是以孩子出生年份的生肖起名,如小龙 、家骏(马)、玉兔、牛刚等。此类用字在农村较常见。
 
6、体重法
鲁迅的小说《风波》中描绘:“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,女人生下孩子,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,便用斤数当作小名。”如“九斤老太”,这是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起名风习。
 
7、性变法
夫妇接连生儿,或接连生女,於是将其中某个男孩取女孩名,当作女儿养育;或将某个女儿取个男孩名,当作男孩看待。这在民间常常见到,前者起名如新妹、宝姬、秋月,後者起名如亚男、家骏、家雄等。
 
8、排行法
兄弟双名,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,叫排行。如:《左传》长狄兄弟四人,名为侨如、焚如、荣如 、简如。又如《水浒传》中的阮小二、阮小五、阮小七。
 
9、继拜法
有些为人父母者,认为自己的孩子命薄,非有两姓以上的人共养,才能成人。於是将孩子过继给异姓夫妇,再拜请他们另取新名。这类孩子的名字往往为某姓的养子之意,如:何养、周留根、张清(请)苗、 郑抱贤(婴)等。
 
10、五行法
根据五行缺行起名,这在大陆40岁以上的人名中占的比例较大。昔时民间起名,要请算命卜卦者推算“八字”、“五行”;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,那就得用缺行之字,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起名补救,否则孩子就命途多舛。如鲁迅小说《故乡》中闰土的起名:因为他是“闰月生的,五行缺土,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”。又如方有海(缺水)、张鑫(缺金)、高森泉(缺木水)、徐炎坤(缺火土)等人名,亦是以五行法命名的。

三、传统起名有哪些礼仪

命名的礼仪本是件十分郑重而讲究的事情。早在先秦时期,就有史书记述命名的礼仪了。西汉戴圣编定的《礼记》就对春秋战国时期命名的礼仪作了详尽总结。《内则》篇在记叙太子命名之礼时说道:婴儿出生以后,在第三个月底,选择吉祥之日命名。这一天,婴儿要剪去头发,仅留一鬌。男孩和女孩的头发怎样留,也很有讲究。母亲为婴儿沐浴而穿上新衣服后,携子拜见父亲。父亲进门后须向西而立,母亲抱子出,应站立东面;并由乳娘宣布种种规矩和礼仪,然后,由父亲握住婴儿的右手,逗笑婴儿后为之命名。夫妻之间还要互相答对,记下这一庄严的时刻,并由婴儿的老师向大家宣布正式的名字。接着还叙说了世子、庶子、庶人等命名的礼仪,大体相仿。
 
不过,由于时代、各地风俗及个人身份不同,命名的时间也不仅仅是在“三月之末”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云,帝王或诸侯正妻所生之子,出生后若父已死而未及葬,就得在出生的第三天于父殡前命名;如出生之后,父已死且已葬,则仍在三月之末于父庙命名。

洗三命名的旧俗。在婴儿出生三天后,替其洗身,并为之命名。此种习俗在《金瓶梅词话》《醒世姻缘传》中都有清楚的交代。例如,西门庆的儿子官哥儿,就是洗三这天取的名。唐代还有满月命名的习俗。大诗人白居易的谈氏外孙女名叫“引珠”,是农历11月24日生,到小年日即12月24日满月,作为外公的白居易,应俗受请而为外孙女取名。白居易《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》诗云:“今旦夫妻喜,他人岂得知。自嗟生女晚,敢讶见孙迟。物以稀为贵,情因老更慈。新年逢吉日,满月乞名时。桂燎熏花果,兰汤洗玉肌。怀中有可抱,何必是男儿。”
 
清人沈钦韩《春秋左传补注》云:命名还有在孩子生日这天进行的,父亲听清孩子所喊叫的声音后,以律定其名。另外,“抓周”命名的礼俗,也可上溯到南北朝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就有记载。不仅江南如此,北方也兴此风。蔡绳格《北京礼俗小记》:“小孩周岁抓周,设晬盘,中置文武农工各小器具,令其随意抓取,以卜其生平所向,福泽何如。”无疑,“抓周”取名的礼俗,仍保留了先秦时期的许多命名礼仪,且很有生命力。钱锺书周岁那日,其父按无锡当地的习俗,置杂物让他去抓取,他抓的是一本书,因此取名“锺书”。时至今日,为孩子命名也还有“抓周”的,但并不十分认真,大多当做一种游戏而已。
 
在我国,还有拜干爷认义父、收义子认干儿的风俗。而干爷为干儿命名的礼仪也很讲究。首先要冠以干爷的姓,其次是必须取双字名,且此姓名只能由干爷干娘称呼,而平常仍使用原来的姓名。具体命名的过程,徐珂在《清稗类钞·风俗类》“干儿”条里有记载:“命名之日,由干儿之父母率儿登堂,具馔祀祖,更以礼物上献干爷干娘;书姓名于红笺,于其四角并著吉语,媵以金银饰、冠履衣服、珍玩、文具、果饵。”现代生活繁忙紧张,人心也日渐浮躁,很多人早已忘却了这些传统,或者根本无暇顾及。面对西方洗礼命名的典雅、神圣,我们古老而文明的华夏民族,到底是重建崭新的命名文化,还是回归于传统呢?值得思考。


其实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由父亲来给孩子命名,然后“父为子女名”的这种传统习俗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,当然到现在这个时代,都是爸爸妈妈一起给孩子取名字的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